05版 专题

马华桂▶▶贵州金元纳雍电厂燃料部燃料党支部书记

逆袭燃料管理之路

齐艳

《国家电投报》(2025年03月06日 第05版)

  齐艳

  马华桂,11年前还是一名普通的燃料化验员,如今已成为纳雍电厂燃料党支部书记。她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挑战与突破,展现了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害怕”到“坚持”、从“不会”到“精通”的成长历程。

  开通火车煤,从“不可能”到“可能”。2021年冬天,能源保供的号角吹响,在贵州省煤炭产能无法满足火电厂用煤需求的大环境下,纳雍电厂决定采购省外煤进行能源保供,开通火车煤运输就成了重中之重。为了让政府和铁路部门对纳雍电厂产生信任,马华桂带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运转方案,从人员调配到设备安排,每一个细节、时间卡点都不放过。她时刻注意列车信息,安排人员、工程机械、运输汽车提前到达现场等待。她经常带领团队凌晨到现场,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最终她们的诚意和团队能力也打动了纳雍西站和政府,建立了长久合作,助力纳雍电厂首次开通火车煤,为机组“口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华桂深刻体会到,成长就是敢于面对“不可能”,并把它变成“可能”。

  严抓燃料验收,从“害怕”到“坚持”。燃料验收是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的的第一道大门,但也最容易出现问题。为了杜绝掺假使假行为,马华桂梳理了燃料流程,推行标准化管理。每年查处掺假煤几百车,对矿方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然而,她的坚持也引来威胁。第一次接到匿名威胁电话时,马华桂心里也有些害怕,但她知道,如果她不坚持,厂里就会遭受损失,员工也会被腐蚀。挂掉电话,她立即跟家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防范意外,依然在岗位上坚持原则,坦然面对。

  精细化配煤,从“不会”到“精通”。配煤掺烧是燃料管理中的一门“艺术”,需要精确的计算和丰富的经验。马华桂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配煤技术,向老师傅请教,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终于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通过精细化配煤掺烧,她将配煤合格率从原来的40%提升至96%,每年节约燃料成本上亿元。

  11年的燃料生涯,让马华桂从一个普通的化验员成长为燃料的行家里手。这期间,她学会了如何面对“不可能”,如何坚持原则,如何带领团队。一个在能源保供一线不断成长的普通人。她也展现了在燃料管理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不懈努力,也体现了她作为一名“铁娘子”的坚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