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 专题

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核工院工艺系统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

宋春景:只为大国重器的安全

《国家电投报》(2025年03月06日 第05版)

  我叫宋春景,来自上海核工院,是工艺系统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上海核安全审评中心副总工程师,专设安全系统专业带头人。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专设安全系统是保障核电安全的根基。从业20年,作为一名核电“女卫士”,始终奋战在核电站专设安全系统科研创新的第一线,为核电安全保驾护航。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我就进入上海核工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先后参与了用于缓解核电厂严重事故的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等研发工作,成果已被应用于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等国内外16个核电厂址的42个机组;我还作为主设人负责了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再循环冷却水检修备用系统改造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工艺系统设计,最终成功将大修工期缩短了5至9天,电厂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13亿元。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依托“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核工院联合国内700余家单位、30000余名科研工作者,历时12年成功研发了“国和一号”先进核电型号。期间,我重点带领团队设计了世界最大的非能动安全系统,研制了多个国际首创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关键设备,尽己所能为铸“大国重器”贡献力量;学无止境,近几年面对核电多项目并行、多型号研发并进的新情况、新趋势,我也积极思考、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基于模型的核电设计数字化转型、系统智能监测和诊断、可靠性等新课题,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办公室里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是极端环境中无数次反反复复的试验,是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舍小家为大家、坚守科研一线的坚定与执着。

  科研之路无坦途,对于女性来说,更是要投入双倍的坚持和努力。犹记得刚加入工作时导师就曾和我说过,“平衡事业和家庭”无可避免地会成为衡量女性是否成功、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这十几年来,我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压力山大”。我觉得“兼顾平衡”没有秘诀,这背后总要有人更多地去付出。在此很感谢家人、孩子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也尽可能协调时间,比如能当天往返的出差我都尽可能当天往返,就为了能多陪孩子一个晚上、多和家人吃一顿早餐。当然了,也要感谢我身边如家人一般的团队伙伴们,“核电人”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同为“战友”,大家冲锋陷阵时互为后盾、彼此体谅,才能打好一场又一场的攻坚战。

  在秦山一期核电厂正对面的山麓上,仍可以看到一块刻着“秦山春晓”四个大字的石碑,这是“国之光荣”开始的地方;去年,示范工程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从“国之光荣”到“国和一号”,我们初心不改、步履不停,擦亮了核电强国建设崭新的“国家名片”。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与所有团队成员一起,继续以核能为谱、创新为乐,为加快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